作业标准化的七宗罪

作业标准化

一僧曰:“人错”

一僧曰:“方法错”

禅师曰:“是标准错”


01

纸上谈兵,缺乏可操作性


状况:领导布置了完成“作业指导书”,不做现场调研,按照格式想当然写完,属于纸上谈兵,可操作性差


危害:写好的作业指导书可能还没有人家员工实际操作的好,导致“井水不犯河水”状况发生,你写你的作业指导书,我做我的作业,好似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对策:员工是不落笔的签署者,只有员工认可后,才正式颁布作业标准。


02

文字打天下,缺乏可视化


状况:通篇只有文字,缺乏图解的可视化


危害:员工不愿看,或者看起来不容易懂。


对策:制定标准化格式时,将作业图解作为必须完成的模块。


03

啰里啰嗦,缺乏简易化


状况:作业指导书,犹如翻书一般,过于复杂,过于啰嗦


危害:作业指导书无法挂于现场,常常躺在抽屉内睡觉。


对策:①将作业指导书设定为A3或A4大小,一页纸,经塑封后,方便挂于现场,给员工作参考。

②还有一种状况,作业(工艺)确实很复杂,可以一份专业版描述详细,可放于文件柜中,遇到争议时,拿出来参考。而制作一份简易版供员工日常作业参考用。


04

参数有错,缺乏精确性


状况:事实上,作业指导书与工艺卡、质量控制计划等文件应相互呼应的。但实际检查中,会发现文件描述的参数有不一致之处。也就是说,必定有文件参数是错误的。除此之外,经常会发现,文件之间的要求不一致现象


危害:削弱了标准的严谨性,有时可能会导致误操作。


对策:对某一文件进行更新时,关联文件需要同时更新。


05

文件长期不更新


状况:现场作业文件都是好几年前制作的,从未更新过


危害:长期不更新的文件使得文件实用性大打折扣,因为,事实上,工艺技术水平等各种要素不断在变化,文件不需要更新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对策:每年定期对文件做一次“实用性”审核,及时更新需更新文件。


06

忽视员工的意见


状况:这种现象也是比较普遍。作业指导书就算经过精心编写,上线后,员工依然可能会发现有不当之处。这时,员工提出意见后,文件编写者漠视了这些意见


危害:对员工积极性是巨大的打击。导致员工以后再也不愿提出自己的意见,因为他们认为,提出也是白提。


对策:漠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更新文件需要审批,过程较为麻烦。可以采用“临时工程变更”的形式,来覆盖作业指导书的“bug”,这样的过程比较简洁。


07

缺乏系统性优化


状况:有人认为,经过细致的现场调研或观察,那么这样的文件就是经过优化了。事实不然,现场调研观察是必须的。但是,还有一些专门的“工具”需要用在作业标准化上


危害:标准化价值未充分体现出来。


对策:对文件编写者进行培训,包括“七大浪费知识、作业动作优化知识、防呆知识以及生产线平衡知识”,这些工具对作业标准进行优化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现代化智慧工厂,主要产品有设备管理系统EHS数字化平台仓储管理系统数字孪生可视化大屏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生产ERP,视频监控,SCADA,能耗管理。
详细请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