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制造业信息化的重点是落实精益生产管理

- 1 -


精益生产管理是关于各类组织和系统有效运作的管理思想,精益管理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思想方法,以精益生产系统为其研究对象,使之组成有效、合理和综合优化的系统,从而达到不断改善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目的。


- 2 -


精益生产管理的发展始终体现了“效率第一”,“追求质量”等核心思想,并形成“连续改善”的思维方式。二战以后,精益生产管理吸收了统计学、运筹学及行为科学理论,开始研究工厂系统的整体效益问题。


在这时候精益管理的内容有所发展,产生了工厂设计、设施设计、物料搬运、计划与库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组织设计与人事评价和工程经济分析等方法。并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系统科学,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和现代制造理论的飞速发展,使精益生产管理能够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展成为现代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现代精益生产管理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系统在采集、处理和集成信息方面的强大功能,实现了企业的集成化运行,这使得现代精益生产管理的应用更广泛,对企业系统的改善也从局部走向了整体,作用从辅助走向了主导。


- 3 -


精益生产管理作为一种工程管理技术,对于人们研究与开发企业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支持功能,大大加快了制造业信息化化进程,其中最为成熟、使用最广的就是企业资源计划 (?ERP)?。此外,制造业中的敏捷制造(AM)?、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业工程(IE)?、并行工程(CE)?等先进制造模式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精益生产管理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它们不是单纯依靠技术进步而成功的,更重要的是依靠管理进步,特别是现代精益生产管理的开发和应用。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些先进制造模式是精益生产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产物。没有现代精益生产管理,也就没有制造业的信息化,更没有全球制造业的迅猛发展。


现代精益生产管理的应用早已跨出了制造业的范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精益生产管理实践表明,精益生产管理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也从传统制造业扩展到其他行业,例如医院、餐饮、教育、旅社、邮政、金融、交通、国防以及公共部门等。


从现代精益生产管理的角度来观察,目前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正推动了制造业的信息化,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制造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以科学的、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应对其中每一项工作。现代精益生产管理正是强调对系统整体进行优化,以求系统整体的效益大化。


- 4 -


应用现代精益生产管理指导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必须把现代精益生产管理贯穿于信息化的全部过程,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部过程,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信息化目标和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动态联盟、客户关系管理。


目前工厂企业一直在努力做信息化管理,但是仍处于初级水平,做出的系统都是分离的,形成相互隔离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排产管理系统、材料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系统、项目进度管理系统等十几种软件系统。


这些管理软件大多是面向某个作业层次的单机版软件,偏向于事务性信息的管理,而且各个分系统之间难以进行数据共享与集成,形成信息孤岛,充其量是一个部门信息管理系统,远未体现现代精益生产管理的系统管理、集成管理思想。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不是建立简单、独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而是要建立以客户(业主)?为中心的、面向整个供需链的、实现电子商务并具有决策支持功能的精益集成化管理系统。


精益集成化管理系统就是要对传统的工厂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通过信息技术对企业所有项目和资源(包括机械设备、材料、劳务、资金等)?进行集成管理,并促使企业组织扁平化,为项目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各项目干系人之间架起信息互动桥梁,同时增强企业的决策分析能力、市场反应能力,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ERP?的核心是物料需求计划(MRP)?,同样精益集成化管理系统的重点在于做好多种项目资源的管理,使之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统筹安排,确保资源供应、消耗与项目进度保持一致。精益集成化管理系统以多项目进度管理系统为核心,融合了生产管理系统、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基本功能模块,以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全面集成。

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现代化智慧工厂,主要产品有设备管理系统EHS数字化平台仓储管理系统数字孪生可视化大屏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生产ERP,视频监控,SCADA,能耗管理。
详细请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