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 | 车间成本的核算与管控

在制造业工作,我有机会接触的工作主要是财务管理方式的内容,有时候觉得很烦,因为需要了解公司很多业务上的问题,但是从来没有觉得枯燥,因为管理没有终结,总是在发现问题或者各种折腾中。

首先从车间成本控制说起,因为最先接触成本时候就是负责车间成本。车间成本主要围绕车间成本的核算与成本管控两大点工作。

作为一个车间成本人员,首先要了解车间生产的产品,下车间是车间成本人员必须的,看看该产品主要是什么零部件组成,生产的流程与工艺情况。在心中形成这个产品成本的基本概念,这样至少不会算出很离谱的成本出来。再另外下车间看看车间是否存在浪费、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者发现车间新改善的地方。以前我下车间最多的就是抽检材料定额、工时定额,每月的盘点,或者对产生异常浪费地方的核实。一般你上面的领导都喜欢你多出现场走走,不要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觉得你去现场应该去挖掘问题。其实个人觉得财务能发现的问题比较少,即使发现问题也很容易被车间找各种理由搪塞,但是我还是建议做车间成本多去车间走走,看看车间的情况,和各种员工沟通下也行,这样至少会增加你对车间了解的底气。

1、怎么把成本核算出来,怎么核算准确,车间成本就是成本的基础。

每个零部件的材料定额、工时定额都来源车间真实的数据。当然材料定额,工时定额一般是需要专业的人员,比如工艺人员提供基础数据。财务要做的就是稽查,稽查的目的就是为把成本核算准确。涉及稽查就需要对应的管理标准,对应材料、工时的管理办法,怎么测定,多少偏差是合理,多少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要修正,然后考核。形成一个循环有效的管理机制。在这稽查过程中,最好是约上上对应的负责定额的专业人员,因为财务单抢独马辛辛苦苦整出来的数据,和他们提供的数控有差异的时候,一句不是这样测定额,你不够专业,马上就被否认。你就是白干了,多么悲催。

2、车间成本的管理,主要是提升车间的管理水平,减少浪费控制成本。

这样就出来一系列车间管理指标。一般指标就是在去年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要求。车间成本管理涉及的指标只要你想到的地方就可以出现各种指标。当然有比较经典指标比如:材料损耗率、产值费用率、单台制造成本、人工效率、工单关闭率。

(1)、材料损耗率主要目的是减少材料的浪费。

材料损耗率=实际材料损耗率=(实际耗用材料-定额耗用材料)/定额耗用材料。主要目的是减少材料的浪费。这个实际耗用就涉及,盘盈亏差异、工单替代产生差异、工单超领用、定额差异、物料报废、返工物料、合格率等每一项都是值得管控、去流程规范的。

(2)、产值费用率/单台制造费用:都是为了控制费用、提高产量(产值)。

产量受市场和销售计划,车间不能直接控制。重点就是费用的管控了。比如可以设置费用预算控制,对每个科目费用的分析。车间日常重点管理费用:物料消耗、水电气、人工。物料消耗涉的重点又是备品备件(辅料、工具等)的管理,备品备件年度采购大的可以进行招标,日常新增的采购需求,进行三家报价对比。备品备件又需要一套合理的管理规范和流程,建立基础的台账信息、基础的定额消耗,什么以旧换新的措施。水电气理想的是要求车间每天或者每周抄表监控,结合产量进行分析。日常的成本节约意识的宣传关水电,与进行节能设备的改造。车间的固定费用主要是设备、模具摊销、租金。一般是涉及要要增产的时候需要设备投入,需要前瞻是否合理,是否值得投入。

(3)、人工效率为实际生产工时与标准工时对比,管控目的是在更短的时间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有效控制人工费用。

又涉及工时定额、异常工时、计件外工时的管理。对应产生异常需要追溯的责任部门。

(4)、工单关闭率,主要是对当月生产完成情况的管理,对产销衔接支持作用。

涉及工单创建标准、领料发料、退料、入库的相关流程规范。日常需要检查工单的差异后才确定是否关闭,经常存在完工的工单存在发料账实不一致、BOM异常、成本异常等情况。车间经常以生产为主,不重视领料单传达,很容易出现异常情况。对于没有完成的就要分析为什么那么多工单没有完成,发现生产异常,对责任人要求改善与预防。

以上每个点展开都涉及要一些相关规范、流程,都有细化管理点,车间成本只要精细化管,项目改善点还是很多的。比如涉及钢材类的产品,什么开料是否合理、头尾料利用率等。有塑料的产品,对二次料的利用。减少返工改善,自制项目、设备利用率。。。忙不完的节奏。

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现代化智慧工厂,主要产品有设备管理系统EHS数字化平台仓储管理系统数字孪生可视化大屏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生产ERP,视频监控,SCADA,能耗管理。
详细请咨询客服。